2025年8月,加密货币市场总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与以往散户主导的行情不同,本轮上涨呈现鲜明的机构化特征——以MicroStrategy(MSTR)、Bitmine(BMNR)为代表的“币股”公司通过创新融资模式大举购入ETH、BTC等主流资产,正在重构加密市场的资金版图。
2024至2025年间,加密市场经历显著转型。随着VC融资笔数从114笔骤降至67笔,高FDV、低流通的“VC币”模式逐渐失宠。在监管趋稳背景下,《GENIUS法案》出台及Circle上市等事件,推动机构转向合规持币渠道。MicroStrategy创始人Michael Saylor曾表示:“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是连接传统资本与加密资产的最佳桥梁。”截至2025年8月,MSTR通过可转债、股票增发等方式累计持有62.9万枚BTC,价值746亿美元。
本轮周期中,以太坊表现尤为亮眼。Strategic ETH Reserve数据显示,10余家上市公司合计持有192.8万枚ETH,占流通量1.6%。其中Bitmine(BMNR)通过PIPE融资2.5亿美元启动ETH财库计划,7月更将ATM增发额度扩至45亿美元。华尔街分析师Tom Lee指出:“机构正将ETH视为数字债券,其质押收益和生态价值被严重低估。”目前BMNR持仓达115万枚ETH,市值增幅跑赢ETH现货涨幅。
币股公司主要采用四种融资模式:PIPE私募投资、SPAC合并上市、ATM市价增发及可转债。SharpLink(SBET)通过PIPE募资4.25亿美元转型ETH储备,Consensys创始人Joseph Lubin亲自操盘。数据显示,采用ATM增发的公司平均建仓成本较现货低12-15%,这种“下跌保护”机制显著增强机构信心。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币股模式正在形成“股价-持币量-融资能力”的正向循环。随着标普500纳入Coinbase、美国财政部将BTC列为战略储备,传统资本与加密资产的融合已进入不可逆阶段。未来12个月,ETH现货ETF资金流入与上市公司持币规模或成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