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B站一则纪实视频引发热议。镜头前的男子曾是邯郸某国企洗煤厂副厂长,税后月薪9000元,管理30人团队,开奥迪车住无贷房。如今这位化名"重生哥"的前高管,却因炒币负债300万沦为网约车司机,每日工作14小时仅余百元生活费。
——这场毁灭性转折始于2020年——当时他初入币圈尝到甜头后,逐步陷入高杠杆合约的致命漩涡。数据显示,其累计爆仓达4次,每次亏损后都通过网贷、亲友借款甚至抵押房产补仓,最终债务雪球滚至300万元。
与多数人想象的"一把梭哈"不同,重生哥的亏损呈现典型渐进特征。最初仅用闲钱操作,在50倍杠杆下几百元本金能赚40%后,开始陆续投入积蓄。当首次爆仓亏损22万时,家人帮其填平窟窿,却埋下更危险的种子。
【关键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为偿还60万债务,他卖掉妹妹70平婚房获得50万,亲戚凑齐剩余10万。这次"救赎"反而刺激其变本加厉,次年抵押自家房产借高利贷70万继续合约交易,最终导致家庭分崩离析。
值得关注的是,重生哥并非不懂风险控制。他坦言会先开低杠杆试水,但"总在关键时刻调到100倍",更致命的是习惯性取消止损位。这种"钝刀子割肉"模式,使其三年间累计借款超200万,年利息支出就达30万。
——心理学专家指出——此类行为符合"损失厌恶"理论:当亏损超过承受阈值,决策者会通过更高风险行为试图挽回,形成恶性循环。而币圈"暴富神话"的幸存者偏差,持续强化这种危险心态。
更具冲击性的是债务引发的连锁反应。两个月前妻子携5岁女儿离婚,父亲发绝情短信:"这个家已经没有你了"。如今他租住600元单间,每天面对催债电话,仅有的慰藉是女儿仍以为"爸爸在外工作"。
事件发酵后,合约交易网红凉兮宣布资助11万元。但业内人士担忧,这种帮助可能适得其反——数据显示,赌博成瘾者获得资助后复赌率高达72%。重生哥在视频中坦言:"知道不该碰,但看到行情还是手痒"。
截至发稿,这位前副厂长仍在杭州开网约车还债。其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加密货币市场】,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机构的认知差,往往比杠杆倍数更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