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近期研讨会上指出,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五年激增50倍至2500亿美元,其发展已深刻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美国通过《GENIUS法案》将稳定币纳入监管框架,实质是借助区块链技术强化美元霸权的新战略。
李扬分析指出,USDT、USDC等主流稳定币90%以上锚定美元资产,形成"稳定币-美元-美债"的闭环体系。这种设计使美元铸币税特权延伸至区块链领域,每笔跨境稳定币支付都是美元势力的链上渗透。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明确表示"将用稳定币维持美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这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1971年石油美元机制一脉相承。
区别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稳定币专攻支付清算这一货币核心功能。李扬强调,我国过去对支付体系重视不足,导致第三方支付平台曾对货币政策形成冲击。当前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已启动稳定币立法,其高效跨境支付能力可能削弱他国货币主权,中国必须警惕这种"新型美元化"风险。
基于马克思主义货币分层理论,李扬认为稳定币只是在货币金字塔中新增的支付层。央行数字货币、商业银行存款、稳定币构成不同层级的货币形态,其中央行货币始终是底层结算基础。这种分层结构有助于理解稳定币既非"超主权货币",又能冲击现有体系的矛盾特性。
为应对挑战,李扬建议在两条战线发力:一是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善跨境支付系统;二是协调数字人民币与民间支付创新,可考虑批准国有大行试点人民币稳定币。上海"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可成为试验平台,香港离岸市场则可探索连通美元与人民币稳定币的路径。
李扬最后强调,货币主权是国家经济主权的核心,任何技术创新都绕不开这一根本属性。在建设金融强国背景下,中国既要防范稳定币带来的美元霸权强化,也要把握数字货币发展机遇,构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货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