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首席财经作家Matt Levine近日撰文指出,当前美股市场出现一个奇特现象:涉及加密货币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惊人溢价,投资者正以2美元的价格购买价值仅1美元的加密资产。这一现象引发市场对投资逻辑的深度思考。
以MicroStrategy(现更名Strategy)为例,这家持有700亿美元比特币的公司当前市值高达1380亿美元,溢价接近100%。类似案例正在美股市场批量复制,小型上市公司只需宣布持有加密资产,市值便能快速翻倍。
市场对此现象存在三种主流解释:一是企业可通过质押、杠杆等操作提升加密资产价值;二是机构投资者因合规限制被迫选择溢价通道;三是散户盲目跟风推高股价。彭博观察发现,Capital Group等传统基金通过持有Strategy股票间接配置比特币,其旗下Growth Fund of America过去12个月因这项投资获得175%收益,远超标普13%的涨幅。
更具戏剧性的是,全球最大资管公司Vanguard成为Strategy最大股东,持有近8%股份。这与其公开反对加密货币的立场形成鲜明反差。数据显示,Vanguard通过旗下数十只指数基金被动持有超过2000万股,仅VITSX一只基金就持有价值26亿美元的仓位。
这种被动投资导致一个悖论:即便Vanguard高管认为比特币是"不成熟资产类别",其管理的10万亿美元资产仍在持续流入加密概念股。随着Strategy可能入选标普500指数,这种被动配置或将进一步加剧。
对于普通投资者,彭博建议保持理性认知:当前市场溢价反映的是机构配置需求与合规限制的结构性矛盾,而非企业真实价值。直接持有比特币ETF或加密货币或是更透明选择,但需注意波动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加密金库"模式正在重塑市场结构。当传统指数基金不得不配置高溢价加密概念股时,投资者实际上被动接受了加密货币的市场风险。这种变化预示着加密资产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已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