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四家美国上市公司相继将以太坊纳入企业资金储备策略,通过质押及DeFi协议获取收益。这一动向标志着企业加密资产配置正从比特币的被动持有模式,转向以太坊的主动收益生成模式。
微策略公司开创的比特币储备策略曾引发50余家企业效仿。如今SharpLink Gaming、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Bit Digital和GameSquare四家公司转向以太坊储备,其核心差异在于:以太坊可通过质押获得3%-5%的年化收益,部分企业更计划通过DeFi策略将收益率提升至8%-14%。
SharpLink Gaming(SBET)目前持有215,634枚以太坊居首,全部用于质押,6月2日启动计划以来已获得322枚ETH收益。该公司通过4.25亿美元私募及后续市价发行完成资金筹措,每股ETH敞口达38.9枚/千股。
四家公司均采用股权融资模式,避免比特币储备企业常见的杠杆风险。其中BitMine(BMNR)通过2.5亿美元私募快速积累163,000枚ETH,但面临13倍股本稀释;Bit Digital(BTBT)则出售280枚比特币置换以太坊,完成10万枚ETH储备转型。
GameSquare(GAME)与Dialectic合作推出的DeFi策略最具进取性,计划通过流动性提供等操作实现8%-14%收益。其13.8倍市值溢价反映市场对创新模式的期待,但也隐含价格波动下的回调风险。
企业级质押直接促进了以太坊网络稳定性。截至7月9日,以太坊质押量突破3500万枚,占总供应量30%。SharpLink等公司的全量质押策略,客观上丰富了验证者多样性;而GameSquare的DeFi部署计划,有望为借贷市场等基础设施注入流动性。
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种"生产性资本"模式将企业资产负债表增长与协议健康发展绑定,相比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叙事更具可持续性。但股权稀释风险仍需警惕,特别是采用PIPE融资的企业短期可能面临较大市场波动。
披露信息显示,Galaxy Digital关联实体已投资BitMine和SharpLink Gaming。当前以太坊储备公司的总持仓量已超50万枚,按2600美元均价计算账面价值约1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