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以清晰的监管框架和开放的市场策略,加速争夺全球代币化中心的地位。7月3日《南华早报》刊发的分析文章指出,随着真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趋势加速,香港通过"Leap"监管框架等政策创新,正在重构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支柱。
6月26日发布的《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声明2.0》标志着香港的代币化战略进入新阶段。"Leap"框架将稳定币发行方、托管方及RWA平台纳入监管,并明确代币化ETF规则。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司、证监会等机构在7月8日德勤数字资产论坛上进一步强调,代币化已被视为新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而非临时实验。
相较于新加坡的机构优先策略和欧美碎片化监管,香港选择更包容的路径:在设定适当性规则前提下允许零售参与。目前公有链上流通的RWA规模已超240亿美元,涵盖美债、私募信贷等资产。香港金管局"Project Ensemble"正测试债券、碳信用等场景的代币化应用。
贝莱德董事长拉里·芬克关于"所有资产都可代币化"的预言正在应验,但技术可行不等于商业成功。Maple Finance等成功案例证明,代币化资产必须解决特定用户需求。香港虽具备监管优势,仍需培育连接中国产业资产与全球资本的爆款产品,才能真正确立其代币化中心的地位。
这场竞赛的终局,将取决于香港能否在稳定币产品、跨境资产连接等具体场景中,实现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若成功,香港或将成为定义未来金融形态的关键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