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比特币杂志分析师Emil Sandstedt发布重磅报告,直指以MicroStrategy(现更名为Strategy)为首的比特币储备公司正形成市场泡沫。报告揭露这类企业通过复杂金融工具维持的"比特币收益"本质是财富转移游戏,建议投资者及时抛售相关股票。
报告指出,Strategy公司宣称的74.3%比特币年化收益率实为"新股东向老股东输血"的结果。其通过ATM股票发行、可转债及三种新型优先股(STRK/STRD/STRF)持续融资,利用股价与净资产溢价套利购买比特币。2024年12月至2025年6月间,公司比特币持仓从44.6万枚激增至55万枚,但每股比特币增长完全依赖新资金注入。
Michael Saylor打造的"反身飞轮"理论在2024年尚能自圆其说,但2025年演变为更危险的"扭矩叙事"。公司先后推出Strike(8%股息)、Strife(10%现金股息)、Stride(10%非累积股息)三种优先股,配合210亿美元规模的"42/42计划",形成高达840亿美元的潜在融资能力。然而这些金融创新并未产生实际收入,所有比特币购买资金均来自投资者本金。
Strategy模式已引发全球效仿,但跟风者多为经营困境企业:日本Metaplanet前身是亏损的经济型酒店运营商;Méliuz SA曾进行100:1反向拆股;西班牙Vanadi Coffee濒临破产;Trump Media甚至计划转型比特币金库公司。这些案例显示,比特币储备战略正成为企业最后的救命稻草。
分析师警告,当比特币进入熊市周期,优先股和可转债的清偿压力将引发连锁反应。目前Strategy普通股交易价接近净资产两倍,这种溢价在熊市中必然消失。内部人士持续抛售股票的行为(通过Form 144文件可查)已释放明确信号。报告最后强调:"比特币本身无罪,但打着比特币旗号的资本游戏终将现形。投资者现在最佳策略就是效仿公司内部人士——卖出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