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罗宾汉宣布构建以太坊二层扩展链,再次引发市场对交易所公链格局的关注。从币安BSC、Coinbase BASE到OKX X1,主流交易平台近年纷纷布局EVM兼容链,其中BASE与Arbitrum在二层扩展赛道呈现显著领先态势。
根据l2beat数据监测,Arbitrum以24.3亿美元TVL(总锁定价值)位居二层网络首位,但Coinbase旗下BASE链的日活地址数却以43万远超Arbitrum的29万。这种资金沉淀与用户活跃度的倒挂现象,将行业目光引向BASE链上快速崛起的AI+Crypto生态。
与早期Optimism通过资源倾斜吸引Uniswap等头部项目的策略不同,BASE链呈现出更开放的极客文化。尽管Coinbase未对Virtual等AI项目进行交易所导流,但该链上已自然形成包括Creator.bid在内的创新应用集群。反观币安重金扶持的BSC链,虽在DeFi领域表现强劲,却未能在AI赛道复制同等生态效应。
市场曾猜测BASE的合规背景是其生态优势,但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当Virtual因创新模式未获Coinbase交易所上架时,反而印证了该链对实验性项目的包容性。这种不过度干预的"佛系"运营,与BSC强商业化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或为原生创新提供了更自由的生长空间。
当前以太坊二层扩展已呈现BASE与Arbitrum双雄并立格局,前者凭借AI+Crypto的创新势能,后者依托成熟的DeFi生态。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二层网络的竞争正从技术性能转向生态多样性,能否培育出下一个颠覆性应用,将成为衡量扩展方案价值的新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