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全球稳定币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DefiLlama数据显示,当前市场规模已突破2529亿美元,其中USDT占据62%市场份额,USDC紧随其后。中美科技金融巨头纷纷入局,这场关于数字支付霸权的争夺战正在改写全球金融格局。
Circle公司上市后的股价表现成为行业风向标。6月5日上市至今,其股价从31美元飙升至298.99美元,近10倍涨幅引发市场对稳定币赛道的重新审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明确表示:"稳定币将巩固美元全球地位",《GENIUS法案》的通过更标志着美国对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初步建立。
零售巨头沃尔玛、亚马逊正研发自有稳定币,试图绕过传统支付网络。PayPal的PYUSD已接入Stellar网络,Visa则加入Global Dollar Network联盟。摩根大通推出基于Base链的JPMD存款代币,华尔街机构正加速布局这一赛道。
香港成为中资企业探索稳定币的试验田。《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蚂蚁集团、京东等企业已启动牌照申请。京东计划推出港元和美元锚定稳定币,测试跨境支付等场景,目标将结算成本从SWIFT的6%降至0.1%。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宣布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指出,美国通过立法支持美元稳定币具有深远战略意义,中国需要积极应对这一趋势。
全球监管路径日渐清晰。美国《天才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人持有1:1储备资产并每月披露明细。香港金管局通过"价值锚定监管"原则,建立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Cobo高级副总裁Alex Zuo认为:"稳定币将与传统支付体系双轨并行,重构全球支付基础设施。"
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刘红林律师提醒,企业布局稳定币需重点关注治理结构、风控边界与监管合规。散户投资者则应警惕UST式崩盘风险,审慎选择稳定币资产。
这场由技术驱动、地缘政治加持的金融变革,正在重塑全球资金流动方式。稳定币不仅关乎企业商业布局,更成为大国争夺金融话语权的新战场。随着监管框架完善和市场接受度提升,2025年或将成为全球稳定币发展史上的关键转折点。